“放假這么久,孩子開學后跟不上該怎么辦?”
“孩子上學期的成績不太理想,怎么辦?”
“孩子學得很刻苦,為什么成績還是提不上來?”
許多老教師都表示,孩子學習成績不佳,根本原因在于他們的學習方法和習慣。
補課不如補習慣,要想在新學期取得優異的成績,孩子必須做好這5件事:
1、課前預習,找出疑點難點
一些孩子能迅速定位老師所講的內容,緊跟老師的思維節奏;另一些孩子則東翻翻西問問,過了好久才知道老師講到哪兒了,學一點漏一點。俗話說得好,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預習是有效提高聽課質量的關鍵,孩子的學習應從預習開始:通讀課本,了解新課的大致內容,提前找出生字、生詞、中心句等;嘗試理解新知識,不要忘了把難點疑點標注起來,以便在課堂中重點攻克。
2、課堂聽講,緊跟老師節奏
一些孩子只顧埋頭寫,恨不能把老師所說、所寫的一字不落記下來;另一些孩子則主要以聽講、看板書演示為主,在重點內容上簡要做筆記。要知道,聽課質量很大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成績。因此,家長要教給孩子高效聽課的方法和技巧:
做好預習工作,課堂中要以聽老師講、看老師板書演示為主,筆記要做到簡練清晰;不僅要聽老師講,更要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,做到學以致用。
3、課后復習,鞏固所學知識,一些孩子邊寫作業邊翻書查看,題目寫完就算過;另一些孩子不僅完成作業,還會回看課本、復習當天所學內容。上課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,但孩子的學習不能限于此。做好復習工作,孩子才能真正把書上的知識消化吸收,才能做到舉一反三:建議先回看課本,再閉卷完成作業,以便更有效地找出知識漏洞;可以制作學科小卡片,在零碎時間多看多記,反復回顧更能加深記憶。
4、積極思考,自己完成作業,一些孩子在遇到難題時,要么翻書看答案,要么直接空著;另一些孩子更傾向于自己探索思考,實在無法解決再去請教解題思路。一旦孩子養成依賴、不思考的壞毛病,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。因此,家長務必培養孩子積極思考、自己完成作業的能力和習慣:
家長對孩子的學業輔導要有“度”,不要急于講解,不妨帶著孩子一起審題、分析;鼓勵孩子提出質疑、說出自己的理解,激發思考的同時也有助于家長開展指導。
5、整理錯題,不斷查缺補漏,一些孩子選擇題海戰術,把正確答案一抄便算作改錯;另一些孩子重視錯題的訂正修改,不僅改答案,還把過程、知識點都標記清晰。老師們反復強調,弄懂一道錯題,比做十道新題更必要畢竟,孩子把錯題吃透弄懂,方能把知識上的缺漏補足:不僅要把答案修改正確,更要形成錯題本,標注好對應的知識點、解題的思路步驟等;不僅要整理錯題,更要反復回看、重做,以加深理解和記憶。
有名教育學家葉圣陶曾說:“教育的本質,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。”
養成良好習慣、掌握正確方法,不僅有效提高孩子在現階段的成績,還將助力孩子未來的學習和成長。
新學期即將開啟,家長務必輔助孩子做好這5件事!